好久沒去台北藝術展覽了
這邊是去台北場~
但現在高雄場 有在展出中喔~
有需要購票網址的 請點 博客來(是高雄場的)
我今天終於也來了,貓美術館 台北場
台北場是在花博 流行館
一進去忽然變暗,眼睛超不習慣的
這叫 貓影之森
顏色還會變喔~
過完那個 貓影之森 ,就會重見光明ww
牆面大概就是 一些 寵物餐廳、還有一些教學影片
官網介紹:
2019年「貓•美術館」將首次展出60件『CAT ART by Shu Yamamoto–世界名畫•全面喵化』的藝術創作,其中包含維喵爾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貓》、喵文西《貓那麗莎》、喵勒《拾貓草》等原創真跡作品,從「古代貓文明」經過「文藝喵復興」、「巴洛克」、「喵歐古典主義・浪漫主義・寫實主義」、「印象派」到「20世紀美術」、「日本及亞洲美術」等展區來呈現貓藝術。在山本修Shu Yamamoto先生藝術創作的帶領下,透過橫跨東西藝術史的曠世巨作,正式進入「貓的文藝世界」,感受深度、豐富且高尚的貓文化。
有拍一些畫~
倒牛奶的女僕
儘管標題裏寫的是「Melkmeid」,畫中人物可能只是一個廚房女僕
而並不是負責擠牛奶的「Melkmeid」
(字面意思就是「牛奶女僕」)。畫中的女僕正在小心地將牛奶
從牛奶罐中倒入一口鍋中。旁邊的桌子上有各種各樣的麵包。
女僕頭戴亞麻帽子,身著藍色圍裙,袖子捲起來露出了粗壯的小臂。
她的腳邊是一個暖爐,牆角貼著台夫特陶墻塼,墻塼上描繪的是丘比特(左)
和一些其他人物。光線從畫面左側的窗戶中照進來形成陰影。
貓拉之死-馬拉之死
在這幅作品中,馬拉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理想化了
。例如馬拉生前有著的皮膚問題就沒有在這裡表現出來。
但這幅作品仍包含有大量真實的細節,
畢竟畫家大衛曾在馬拉死後前往其住所,
並看到了當時確實存在的一些事物,
例如綠色的圍毯、馬拉手握的紙張以及筆。
大衛創作這幅畫的目的便是悼念馬拉之死,
將其描繪成了為革命而獻身的「殉道者」。
這是作者大衛最滿意,卻又是使其身敗名裂的一副畫,
有研究者認為此畫具有聖像畫的風格,
將暴戾嗜血的馬拉描繪得清秀可親,讓人對其產生敬意,
後被人識破是純粹的革命洗腦之術,
因此大衛成為了恐怖政治的幫凶,也被關進了監獄
大宮女貓 - 大宮女
宮女的脊柱被刻意拉長,組成「兩個或三個椎體」
甚至「五個椎體」之多,而使骨盆及下背部加長。
這可能代表了宮女的感性陰柔美。此外,
她的目光和她的骨盆區域之間的距離,可
能是該女人的深度思考和複雜情感的一個物理性表現
我覺得這張很美也~
大碗島的貓咪午睡-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
作品描繪的是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下午,遊人們在樹林間休閒的情景。
在畫面中共有四十個人物。
這幅巨大的繪畫作品創作共耗時兩年多。
修拉為了創作這一幅作品繪製了四百多幅的素描稿和顏色效果圖,
以研究構圖和色彩。在這幅作品中,
修拉採取點彩畫法,用大塊的綠色為主調,
雜以各種經過仔細分析處理的藍、紫、紅、黃等色點,
經過一年的時間點滿在畫布上。
作品中的大碗島實際位於法國巴黎塞納河畔訥伊和勒瓦盧瓦-
佩雷之間的塞納河畔,與現在的拉德芳斯商業區有一小段距離。
在1884年修拉剛開始進行創作時,
這裡是一個遠離市郊的休息寓所。
這裡多年前也曾經作為工業場地,
不過現今已成為了公共花園和住宅開發用地。
貓star -謝幕 The Star
舞臺上的舞女不是名演員,也不是社會名媛,而是普通演員。
畫家以她們的舞姿為媒介,刻意追尋光與色的表現。
通過對舞女的造型描繪,表現出強烈的燈光反射效果。
這幅以室內燈光為描繪物件的作品,成為印象派繪畫中最膾炙人口的佳作。
舞臺上的佈景與綠色的地毯,襯托著光照下的舞女,顯得虛無飄渺、絢麗變幻,成為一個美的世界。
這張也很美~
穿和服的卡貓兒-穿和服的卡米爾
莫奈是荷蘭的印象派最著名的畫家之一,他的繪畫以光影帶來的效果讓人稱道,
而最初他也是受到日本浮世繪的極大影響的印象派畫家之一,之前我們講過梵高先生也是受影響的畫家,
還有馬奈我想喜歡莫奈的朋友們都不會陌生他的第一任妻卡米爾把,在他著名的《撐遮陽傘的女人》
中就是以卡米爾和他的兒子為模特的,
恐怕莫奈先生一生最愛的還是這一位卡米爾女士把,
也只有對一個人的摯愛之情才能夠把她躍然紙上。
卡米爾嬌艷迷人充滿朝氣的臉龐,面帶微笑,看著自己心愛的人,為其擺出最動人的姿態。
連走道,都有標語~
還有大人、小孩都可以拍照的地方
圖源來自: FB 粉專
還有一些可以買的 周邊~
還有看到有賣吃的~
很療癒的展覽~